贺氏家风的传承性与时代性

家风,即是一个家族的风气、导向,也就是家族世世代代提倡什么,发扬什么,形成每个家族成员的自觉行为。家风具有方向性、自觉性、习惯性、长久性、传承性等特点,但其具体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随着时代和情况的变化,也会不断更新丰富新的内容。

 

从传承性上来说,我贺氏家族的家风,是从我爷爷特别我父亲一代起就一直倡导的“忠、孝、耕、读”四个字,算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,逐步完善固化,形成了世代风气。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丰富和发展,其具体内涵则打上时代的烙印。现在倡导的家风确切地说,应该为“忠、孝、经(耕)、读”,既有优良的传统,又有红色传统和红色的基因。

 

从“忠”来说,就是忠于国家、忠于党(共产党)。我父亲就是一个抗战时间入党的老党员。他一生始终跟党走。绝不动摇。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,后辈人也都是这样。只要党和国家需要的事,都挺身而出,毫不含糊,这与封建社会所提倡的“忠君”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 

从“孝”来说,就是对父母孝顺,对兄弟姐妹亲近,对朋友诚信。也就是要学会正确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。

 

从“经”或“耕”来说,过去农人以农为主,靠耕种过日子,自然要强调“耕”,善于耕种;而现在家族中多数成员特别年轻人已不务农,而从事科技教育、医学、新闻、行政等多种行业。但无论干什么,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,都要打谱过日子,都要会谋生,会生活。所以“耕”字要改换为“经”更为确切。所谓“经”,就是要懂点经营之道,学会最基本的谋生本领。

 

从“读”来说,就是重教育,多读书,做到有文化、有本领。我家历代都把读书、学文化放在至高地位。但读的内容,现在和过去也大不一样,更是“与时俱进”了。

 

“四字”家风中,前两个字(忠、孝),是立德,要求家人做有道德的人;后两个字(经、读),是树人,要求家人特别是后辈人要有才。做一个既有道德又有本领的人。

 

可以看出,我贺氏家族四字家风内容虽然简洁,但内涵却十分丰富,与时俱进,所以,具有旺盛的生机。

 

最近看到贺明明、杨盛旻、曾庆嘉、贺肖植等后辈的许多好消息,深有感触,为此赋诗一首:

 

贺氏家风代代传,有如春风满庭院。

喜看后辈人才出,新苗茁壮势接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