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强不息的三妹
今年12月4日晚78周岁的三妹贺淑范带着对人生的无限眷恋,对子孙后辈的深切惦念,不幸去世!上午,我和老伴齐建新去探望她时,她虽然病极重,但脑子还比较清楚,她在病床上痛苦地对我说:“三哥,我不行了!”我安慰她:“不要着急,治治病好了就回家!”但想不到当天晚上她就走了,走得那么突然,转眼间阴阳相隔,令人心痛欲绝!
三妹,1941年生,属蛇。她小时候长得很秀气,胖乎乎的,小脸上有两个酒窝,小嘴不让人,小脾气急,很有个性,尽管是个女孩,但很讨人欢喜。父亲夸她,说她很像我母亲。我记得有一个叫贺春增的,是我父亲的远房叔兄弟(我叫他大叔),非常喜欢我小妹,经常跑到我家看她,哄着她玩。
她一生聪明能干,不甘人后,上进心强,个性也强,不过命运多舛,似乎总与她过不去。但她自强不息,敢于与命运抗争,精神可敬!虽然最终无法彻底改变命运,但自己努力了,拼搏了,也就无憾了!
她是在苦中生,在奋搏中长。在她不到三岁的时候,母亲就没有了!那时我不到六周岁,还不大懂事;她更不懂事,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“没娘孩子”,更不知道自己今后人生的路上要面临着什么,她只知道看大人哭也跟着哭。在母亲去世后不到两年,比她少一岁的小弟弟文秀夭折了,比她大一岁半的小哥哥金堂也夭折了,而她竟然奇迹般地在苦难中活了下来,大人们都说:“这女孩子真是命大!”
她在我父亲和大哥大嫂的抚养下,逐渐长大。尽管我父亲和我大哥大嫂对孩子们都很好,但那时农村有“重男轻女”的陋习,家里又穷,她十一二岁了,还没捞着上学。看着男孩子上学,她也哭闹着非要上学不可。父亲说:“咱家里穷,供不起!你看,你大姐、二姐都没捞着上学!”但她说什么也不听,就自己跑到学校去。父亲拿她没有办法,只好由着她。她只用两年的时间就读了别人四年才能读完的初小。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马崖口高小。家里穷得拿不出多少钱来供她,幸亏好心的小学老师周永乐(后来的丈夫,我的妹夫)资助一点。小学毕业以后,她又以优异成绩考入莱阳三中。初中毕业后,她本来可能考高中(莱阳一中),但无钱上,她就报考了中专——房山蚕业学校。通过百里挑一的竞考,她如愿以尝的考上了,学习两年,毕业后参加工作就是正式国家干部。那时,我在曲阜师范学院(曲师大)读书,经常书信交流,相互鼓励。表示:待毕业参加工作后好好孝顺老父亲和报答大哥大嫂的养育之恩。但想不到遇到生产救灾,还未等到毕业,上级决定房山蚕业学校,“下马”(撤销停办),她便被分到莱阳一中高中部插班学习。当她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的时候,本来可以考上名牌大学。但正当她好梦即将成真时,命运却又一次与她作对:上级规定已结婚高中毕业生不能考大学,她因此失去了到大学深造的机会,被迫回家务农。对她的沉重打击可想而知!不过她仍不屈服,那时高中毕业生比较缺,因此,后来她被聘为小学民办教师。她也十分珍惜这一机会,卖力教学。但教了近十年,又由于某些原因而下来。她不得已离开她热爱的教育事业,回到家中相夫教子。
她是一个倔强的人,虽经受人生的多次屈折打击,但她心中向上进取的“火苗”仍未完全熄灭。她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,千方百计培养孩子成才,以实现她的理想。
关于她的许许多多往事,历历在目,一言难尽。我含着眼泪写了以上文字以寄托哀思。我今生为有这样自强不息的好妹妹而感到骄傲!她的一生是奋发努力的一生,正直的一生,光明磊落的一生,不屈不挠的一生,是巾帼之秀,是女中之英。她的精神永存。愿小妹走好!赋悼诗一首:
自幼丧母苦中生,自强不息敢抗争。
正直磊落心高远,崇尚耕读好家风。
旌旗山阳巾帼秀,蚬河岸畔女中英。
今日归到天堂去,泪酒人间化长虹。
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八日于山东潍坊